学院活动
最新信息
学院活动
【科幻文学沙龙】第二十五期:机器之“芯”与诗人之“心” 时间:2024年04月22日  来源:   作者:撰稿:兰一灿 摄影:杨嘉玉  编辑:太古科幻  点击:


4月17日下午14:30,太古科幻学院申宏伟、尉磊、扈逸文三位老师与创意写作学院白海飞、冯泽两位老师在毣谷书院故事·时“间”开展一场以“机器之‘芯’与诗人之‘心’”为主题的文学沙龙,共同探讨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当下,机器之“芯”与诗人之“心”之间的微妙关联。



沙龙伊始,申宏伟老师以央视节目《机智过人》中机器人创作嘉宾姓名藏头诗的环节为引子,抛出首个议题:机器人所写之物是否能被称为诗?其创作的诗与传统的诗又有何本质差异?对此,白海飞与冯泽老师指出,机器人的作品具备诗的基本形式与特点,因而应当被看作是诗。不过,其诗歌尽管形式工整,却往往难以引发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尉老师进一步强调:“写诗仅遵循格式远远不够,诗人需具备丰富的情感底蕴,这是机器人所不具备的。”扈老师也认为机器人产出的文字即便形式上酷似诗歌,本质上仍难以被视为真正的“诗”。各位老师的见解引发了在场同学们的热烈讨论。


随后,申老师引领大家品读了科幻作家刘慈欣《诗云》中的精选片段,并借此阐述其个人观点:诗并非一种客观物质,而是超越所有既定之物的存在。无论人工智能如何精妙地排列组合词汇,其终究无法触及诗歌的本质。词语是机器或人工智能组合出来的,而诗则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赋予生命的独特体验。



随后,围绕“诗”这一核心主题,各位老师分享了自己与诗歌之间的动人故事。申宏伟与冯泽两位老师展示了自己的早期诗歌作品,让同学们对诗歌承载的意义有了更为深切的体悟。谈及诗歌的魅力,申老师强调:“诗歌的力量在于其感受性。人们被诗歌打动,实则是被牵引进入一种个人化的感受世界。诗歌犹如一面镜子,将个体感受性汇聚一处,唯有通过这种感受性的交融,更深层次的真理与共鸣才得以显现。”白海飞老师对申老师的观点作出补充,指出当作者的感受力在场时,或许未必一定要诉诸文字。尉磊、扈逸文老师则分享了对自己产生重大影响的几位诗人。


接下来,申老师引用了杜威著作《艺术即经验》中的精辟论述。杜威认为,艺术家始终在进行“试验性的工作”,他们不懈地“开拓新的经验边界”。申老师向大家发问:“诗人是如何通过诗歌来开拓新的经验疆域呢?”白老师、冯老师指出,经验的前提是体验。只有深入生活、感知世界,才能创作出富有生命力、能触动人心的诗歌,从而实现对既有经验边界的拓展与革新。扈老师提到,虽然机器可以模拟甚至超越人类的部分技能,但诗人之“心”所代表的真实体验与深刻洞察,始终是机器与人工智能无法触及的瑰宝。尉老师通过对比理念世界、艺术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差异,指出无论是科学家探寻客观世界的规律,还是艺术家挖掘人类共通的情感经验,亲身参与与深度体验都是不可或缺的。


学生感悟


众多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兴起,使得科技与文学艺术的边界愈加模糊。先进的算法再加上难以计数的训练,机器就像是盗走了李白、杜甫、歌德等等我们耳熟能详的诗人的才华。但我们的真实经历与情感表达仍是目前它所缺少的。AI无法攀登泰山,对着泰山的图片也不会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叹。


——黄嘉胜



艺术家的工作就是在试验,生命经验源于自身的真实体验。


因为我对诗歌这个体裁不是非常的了解,但也曾喜欢“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样的句子。我在思考:若是让AI去表达友情,它会如何进行创作呢?即使借助最高级的算法,AI也无法体验到友情怎么会比千尺深的潭水还要深。因而我认为:会作诗的AI,也仅仅只是在模仿罢了。


——杨悦


(撰稿:兰一灿 摄影:杨嘉玉)

太古科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