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活动
最新信息
学院活动
【星河漫步】刘玉胜丨电影工匠与电影艺术家的区别 时间:2024年04月22日  来源:   作者:撰稿:兰一灿 摄影:杨嘉玉、刘南邑  编辑:太古科幻  点击:


4月11日下午,太古科幻学院刘玉胜老师于上河书院209圆心·青春社区剧场开展一场主题为“电影工匠与电影艺术家的区别”的讲座。



讲座伊始,刘老师以作者和作家、画师和画家、歌手和歌唱家、舞者和舞蹈家、政客和政治家等对比,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工匠与艺术家在各自领域中的差异。他指出,工匠通常遵循既定的步骤和标准,注重技术和工艺的精湛,他们的作品往往符合规范且质量稳定。而艺术家则不同,他们拥有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追求创新和表达,他们的作品往往独具匠心,富有艺术价值。


接着,刘老师将话题转向电影制作领域,向同学们介绍了电影作者论的发展历程。自1921年电影艺术家让·爱浦斯坦在《电影与现代文学》中将“作者”一词应用于电影导演以来,电影作者论逐渐在影视行业中确立并发展。电影作者论认为,电影导演应像文学作品的作者一样,具有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思想表达,他们的作品应能反映出其个人的艺术追求和审美观念。



那么,如何才能从电影工匠进一步提升为电影艺术家呢?刘老师通过互动的方式引导同学们进行了深入思考。他认为,首先,电影作者需要具备最低限度的电影技能,这是进行电影创作的基础。其次,导演需要在影片中鲜明体现自己的个性,并在一批影片中一贯地展示自己的风格特征,如视觉风格、台词对白、叙事技巧等。这种风格特征就是作者的“署名”,也是电影作者独特而鲜明的个人标志。


在讲座的最后部分,刘玉胜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并推荐了几位中国知名电影导演,包括李安、张艺谋、侯孝贤、王家卫、贾樟柯、姜文、徐克和冯小刚等。刘老师简要介绍了这些导演的个人经历、作品特征以及代表作品,让同学们对电影的鉴赏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通过了解这些导演的成功之路,同学们不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电影工匠与电影艺术家之间的本质区别,也对电影艺术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总之,本次讲座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让他们对电影制作过程中的工匠和艺术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通过刘玉胜老师的精彩讲解和生动案例,同学们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电影鉴赏能力,也激发了他们对电影艺术的热爱和追求。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创作中,他们会更加注重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努力成为优秀的电影艺术家。同时,他们也将更加注重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以精湛的技术和卓越的工艺为电影艺术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稿:兰一灿 摄影:杨嘉玉、刘南邑)

太古科幻学院